10月23日,机关一支部组织所属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一行15人,赴江宁区史量才历史文化展示馆开展“激荡爱国情怀砥砺奋进之志”主题党日活动。
史量才历史文化展示馆由史量才先生所捐赠的小学旧址改建而成,馆内共分四个部分,系统介绍了清末民初报纸行业的社会环境、《申报》的成立与发展历程、史量才先生生平特别是不畏强权、舍生抗争的事迹。
跟随讲解员的引导,大家通过文字、图像、旧物等史料走进了史量才先生的一生。史量才先生1912年起担任《申报》总经理后,抱着新闻救国的理想,以办好《申报》作为终生事业,悉心经营,锐意改革,《申报》发行量从1912年不足7000份发展到1931年的每日15万份,成为比肩英国“泰晤士报”的中国近现代第一大报纸。更主要的是,史量才关注社会热点,以“言论自由、不偏不倚、为民喉舌”为标榜,敢于抨击时弊,揭露当局的黑暗统治,因而声誉鹊起,社会影响日益扩大。1931年,史量才在与宋庆龄、杨杏佛、陶行知等人士的频繁接触中,爱国思想得到进一步提高。他经营的《申报》不仅大力宣传抗日救国、反对妥协退让,而且成为抗日进步力量的喉舌。由于思想倾向进步,国民党当局威逼利诱无效,1934年11月13日,史量才与妻儿遭国民党特务枪击不幸去世,终年54岁,从此,报界再无人敢与国民党抗争。
“国有国格,报有报格,人有人格,三格不存,人将非人,报将非报,国将不国!”一张书桌撑起了史量才先生短暂而传奇的报业救国人生。穿梭于青砖黛瓦的长廊中,光影交叠间,史量才先生的深厚家国情怀和激浊扬清、正气凛然的形象呼之欲出。悠悠爱国情,拳拳赤子心,大家纷纷表示,要深刻领会“爱国,是人世间最深层、最持久的情感,是一个人立德之源、立功之本”含义,传承红色基因,厚植爱国情怀,坚定理想信念,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,万众一心,听党话、跟党走,不忘初心再起航。
相关信息